查看原文
其他

销售“缺陷豪车”被判退赔500余万,给了消费者维权底气|新京报快评

刘昌松 新京报评论 2019-06-18



产品缺陷有实锤,百万豪车也适用“退一赔三”。


▲资料图。  图/视觉中国


文 |刘昌松


121万买到“缺陷豪车”,车主诉讼维权拿到500多万——6月3日,一笔“巨额赔偿款”引发关注。

三年前,武汉的余先生花121万元购买“路虎揽胜”,两个月后轮毂相继开裂,一年后发动机在高速上自动熄火。余先生将销售公司诉至武汉市汉阳区法院。经委托鉴定,涉案汽车为缺陷产品,判令销售公司除了退还购车款121万外,还需赔偿余先生3倍购车款和各项手续费等共计400余万。近日二审结果发布,维持原判。

毫无疑问,本案是适用消保法第55条的结果,也就是著名的“退一赔三”。该条款的适用需满足三个条件,一是交易发生在商家与消费者之间;二是商家存在欺诈;三是消费者主张适用该惩罚性赔偿条款。这其中,最关键的是认定“欺诈”。不难想象,诉讼中经营者一般会抵赖,称自己不是故意的,不构成欺诈。

为厘清欺诈与否的界限,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2015年发布的《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》,将13种情形明确规定为欺诈。“销售掺杂、掺假、以假充真、以次充好的商品”即为第一种情形,只要商家销售了“以次充好”的商品,他就是“欺诈”,再怎么狡辩也没用。

本案中,余先生的车辆,购买两个月后轮毂相继开裂,被鉴定为“属于产品缺陷”;一年后又出现行驶中自动熄火,被鉴定为“车辆本身问题”。也就是说,涉事车商交付的是一部有重大安全隐患的“次品”车,属于“以次充好”,可直接认定为销售欺诈。

可能有人质疑,车辆本身有问题,为何是商家而不是厂家赔偿呢?4S店作为经销商和正规销售渠道,接受厂家货物,向消费者加价销售并且收取服务费,自然有义务检验货物的重大缺陷和瑕疵。检车走过场、有意无意隐瞒缺陷,本身就是失责;出了问题,撇清责任,让消费者只身去找远在海外的厂家维权,更说不通。

当然涉事4S店可以通过合同约定,若产品有缺陷承担了“退一赔三”后果,有权向厂家追偿,来挽回自己的损失。

针对豪车领域的“退一赔三”,之前的判决比较少见,更多是商家和消费者协商和解。对消费者来说能“退车返款”就已经算不错的结果了。

而此番,武汉中院的“硬核判决”也做出了一次示范:即对于侵害消费者权益,特别是销售有安全隐患的缺陷产品,无论价格如何,“退一赔三”一体适用。这既是给消费者撑腰,扭转消费者在汽车商家面前的弱势地位;也是敦促各商家认真履行检验义务,毕竟确保商品安全可靠,是维护消费者的权益,也是保障自身利益。


□刘昌松(北京慕公律师事务所律师)


编辑:孟然  校对:何燕


推荐阅读:

在降低小汽车使用强度上,东京有哪些经验|新京报专栏

狱内月消费七千却不交全罚金,这也能减刑?|新京报快评

曝假“孙小果母亲”照片骗打赏,何止是吃相难看?|新京报快评

基层干部休假质量,也是衡量减负成效指标 |新京报社论

8岁女童遭母亲家暴:强制报告制度该早点落地|新京报快评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